此文虽非历史论著,但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新颖的观点:三国时天下真英雄唯曹操一人而已。围绕此说,文章采用对比映衬之手法,旁征博引,内容翔实,佐证有力。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本文语言之简炼、流畅。文白相间,句句文采斐然。如若不信,何不即读?(孙梅点评)
初中生三国读后感
纵观三国一百二十回,回回少不了忠义。关羽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是忠义。张飞的为兄命亡是忠义。刘备的爱惜虎将是忠义,诸葛亮的为国捐躯更是忠义。
一.义气冲天的关羽。从他的一出生就注定了他的不平凡
“身长八尺,髯长两丈。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
这是对关羽的外貌描写。果真是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在刘备集团中,他有这至高无上的地位。因为他的死导致了整个刘备集团的瘫痪,导致了蜀国的灭亡。。他的忠义已经到达了极点。身在曹营心在汉就是他的真实写照。在曹操手下,他并没有忘却自己的哥哥,在曹操的百般阻挠之下毅然决定回归蜀汉。于是发生了著名的过五关斩六将。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在最后关头关羽难忘曹操的收留之恩,不顾处罚,放了曹操。
二.张飞的改变美
张飞是三国中的猛角色,他也是义气冲天。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这是对张飞的外貌描写,字里行间流露着他的勇猛无敌。正是因为他的相貌不凡,被刘备一眼看中,结拜于桃园。义气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得知关羽死后,旦夕号泣,血湿衣襟。诸将以酒劝之,酒醉,怒气越加。帐上帐下但有犯者,既鞭挞之。正是因为他的火爆脾气惹怒了手下的士兵,导致了自己的死,真是义气反背义气误。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从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张飞在他的影响下由原来的莽撞变成了机智。第三十六回写到:刘备被困荆州,书诸葛求救。张飞领命先行。行至巴郡,遭到严颜的阻击。在用计击败严颜后,逼严颜投降。只见严颜声色雄壮,面不改色。心中甚喜,下阶和退左右,亲解其敷,取衣衣之,伏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犯,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严颜听罢。乃降。从这一系列的动作和语言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张飞真的变了,变得机智了。他的改变与义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他的哥哥,他可以牺牲一切,甚至是生命。
三.刘备的仁慈美
刘备坚持“举大事必以人为本”的信念,遂而深得民心。他作为集团的老大,却被罗贯中扁的一文不值,软弱的他其实也很讲义气。
他生的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螚自固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目螚自固其耳,写出了他在罗贯中严重的一文不值。但也突出了他的鉴才能力,可能就是因为他那能自顾其耳的眼,才组成了刘备集团的豪华阵容。在赤壁之战中,关羽义释曹操,犯下大罪。诸葛亮将要斩他时,刘备站了出来,说:“昔吾三人结义时,誓同生死。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孔明方才饶了。
四.诸葛亮的奉献美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真正出现诸葛亮是在三十六回。但他一出现,三国就变得与众不凡了。为了刘备,他夜以继日的工作,上至朝廷大事,下至鸡毛小事,他统统包揽。难怪整日面黄肌瘦,死时只有54岁。
五.赵云的冲锋美
常山赵子龙是三国中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他的忠义也是如雷贯耳。自从加入刘备的豪华阵容,便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在他的所有传奇故事中,最令人震撼的我觉得应应该是长坂坡单机救助了:在与糜夫人走散后,他焦急万分,经过多方询问终于找到了他们的下落。他冒着生命危险救出阿斗,交予刘备后,他迁就万分,对刘备说:“赵云之罪,万死犹轻。夫人身受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怀抱公子,身突重围;赖主公洪福,幸而得脱。
『 1 』『 2 』
六.赤兔马的人性美
上面说到的都是一些大人物,现在该说一说那些一直奋斗在第二线的“人”——赤兔马了。显而易见,赤兔马有两大特点:色如赤,行如兔。另外它也很讲义气。在关羽死后,它也绝食而死,与自己的主人共存亡。赤兔马的人性美是他的最大魅力。
由此看来,忠义充满了整个三国,生活在现在的我们,更应该秉承先辈们的优秀品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万事以义先行,做一个忠心讲义的人。
「 1」 「 2」《三国演义》读后感2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三国演义》是作者罗贯中根据《三国志》改写的通俗小说,是我国著名 ^的长篇历史小说。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群雄逐鹿中原。经过一系列激烈的权 术、计谋、武力、人心的争斗,形成了天下三分、三足鼎立的局势。然而争斗
并没有停止,魏、蜀、吴三方仍在保存自己实力的同时企图消灭其他两方,统 I 一天下。
今天,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后,我对曹操这个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以往人们提起曹操,我就会联想起戏台上那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白脸奸 臣,在这里,人们只是看到了曹操阴险、狡诈的一面,却未看到他治国有方的另一 面。曹操其实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试看,经过多年战乱,农业生产遭到极其严重 的破坏,中原地区出现了 “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于是曹操积极推广“屯田” 方针。屯田方针分“军屯”和“民屯”两种。“民屯”就是召集百姓,编成组来开
荒种地,屯田农民直属国家管理,可以不服徭役,收获时只交给国家四至五成的粮食;“军屯”就是边防战士守边种地,收获的粮食全都上交给国家。由于曹操此举,才使中原农业得以很快恢复。
此外,曹操的知人善任也是很突出的一个优点。他打破了汉末以官位世袭的 传统,宣布重用那些出身低贱却有专长的人。如曹操手下的张辽、徐晃等虽然出身 寒门,但有一技之长,都被提拔成了大将。所以当时自愿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也很 多,形成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为他日后夺取天下打下了基础。
曹操的军事才能也是极其突出的。〔作者没有大篇幅描写整本书中关于这个 人的内容,而是摘取了一些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真正做到了主次分明。〕在战争中他常能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创造了许多以少胜 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如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袁绍想以十万大军的优势兵 力,直捣曹操的政治中心许昌,想一举消灭曹操。当时曹操手下只有两万兵力,当 他得知袁绍要发动总攻时,便同谋士分析当时的形势,利用袁绍优柔寡断、内部意 见不统一的弱点,设计谋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北方。
对我特别有启发意义的是,曹操“任人唯贤”这一点。我们班的班干部人选 历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变动,一些组织能力差的同学仍连续几年担任班土部^而一些 有工作能力的同学却不能在班上大显身手。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借鉴曹操的用人方法 呢?于是我向老师请示,亲自为班上主持了一次班干部选举大会I让同学们投票选举 自己心目中称职的班干部。经改选后的班委会,不久便使班里的工作呈现出新的局 [(作者将书中主人公的品质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立足于实际,使整篇 读后感更加充实饱满。^
通过读《三国演义》这本书,不仅使我全面地了解了曹操这个著名的历史人 物,而且使我增长了许多历史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对身为中队长的我来 说,还提供了很多管理班级的好办法呢!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hq/201311/11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