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读后感200字
没有读过,因为莫言的书太火了书店没有货。
听朋友说《蛙》是莫言讲述他姑姑从早年的接生婆开始的一段故事,开始是见证生命的奇迹,那时鼓励多生孩子的时代,她们也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一样。后来时代变迁来到了计划生育人人有则的环境中,她的姑姑又开始疯狂的为人们进行打胎,其中的描述让人不寒而栗。一直到最后到了人到暮年时候,回想起当年干得那些事~开始为那些在她手中折损了生命的胎儿们供奉灵位......
这次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应该是本书应对了西方对东方人权立场的又一次深入了解,本书选题正对西方人的口味所以才能获奖。
蛙读书笔记
蛙读书笔记100字
一个时代能催眠一代人,只有这个时代逝去,催眠的药力渐弱,人们才咂摸出滋味——原来是这么回事!
本书就是一个被催眠者,或一群被催眠者的故事。其实,人人被某种力量影响着,其中政治因素最浓烈。能保持清醒者也可能受着另一种催眠。
所以,本书告诉我们,当一个清醒者有多难。但还好,不是不可能。那就共勉之吧。
蛙读后感
蛙读后感500字
暑假里本人读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一本书《蛙》。这本书给我的印象有三点:
第一、语言平实有趣,个人语言口味浓重而又通俗易懂,很有个人特色。比如:“王肝与王胆是一卵双胎。王肝身体高大,但王胆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袖珍姑娘——说得难听点吧,是个侏儒。大家都说,在娘肚子里时,王肝把营养霸光了,所以王胆长得小。”这里把双胞胎说成一卵双胎,虽然不是很雅致,但听起来即通俗又可笑。就算是刚懂事的小孩子一听都明白四五成了。
第二、故事真实性强,取材于身边的人和事。真实的故事给人的感觉总是无赖可击,描绘起来是那么地贴近生活,是那么是自然流畅。比如“譬如我曾讲过的吃煤的故事。许多人以为是我胡乱编造,我以我姑姑的名义起誓:这不是胡编乱造,而是确凿的事实。…………第二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边听于老师讲课一边吃煤。我们满嘴乌黑,嘴角上沾着煤末子。”以前生活穷苦,孩子都是饿着肚子上课的,连煤都吃。但在莫言平实的描绘下就显得很真实,很有童趣。
第三、人文关怀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但小说里面没有提出更有思想性的个人看法,未能领引读者向更高更宽的方面去思考。比如文章最后,只提到姑姑末落的尾声,但没有在更高更深远地去看待计划生育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莫言的这篇小说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对计划生育好坏参半那样,显得平淡奇。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hq/201305/1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