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读后感200字
之前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上“台湾文学”这门课的时候,开始对白先勇有了一定的了解,风云人物白崇禧的儿子,一位作家。后来在诚品书店购了《台北人》,寒假在家读完了。
本书中包含十几个独立的故事,其主人公有昔日当红舞女,有昔日大官邸的副官和奶妈。他们看似各不相关,却有着相同的心理历程——今非昔比。
从中可以体会到那一代人从大陆退居台湾初期的种种变故和不如意心境。实在令人慨叹。
加之印刷乃繁体竖排,读起来其味更浓。
《台北人》读后感
《台北人》读后感100字
白先勇的台北人大概是在所有描写那个动盪年代的书籍中,我最喜爱的一本。白先勇的文笔像是平实的纪录,或许,在那个纠葛浓墨的年代,能将故事平素的叙述,就已足够鲜丽。
那群时代迁徙的台北人,给台北这个城市太多的故事,而过了60多年,故事仍然没有故去,只或许,是褪了颜色……
白先勇的《台北人》读后感
《台北人》读后感1000字
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本深具复杂性的作品,书中十四篇堪称一流的短篇小说串联成一体,使我们看到了社会之“众生相”,更重要的是,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
今昔之感
我写作,是因为我希望把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楚转换成文字。——白先勇
白先勇《台北人》是由一出出悲剧连缀而成的,其中的主人公都是中年人或老年人,他们都出生中国大陆,随着国民党撤退来台湾这一小岛。也许当初他们还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然而现在却已是暮霭沉沉的年龄,。不论你是叱咤风云的将军,或是未受教育的男工,不论你是风华绝代的仕女,或是下流社会的女娼,到头来都是一样,任时间将青春腐蚀,终于化成一堆骨灰。一句话,荣光属于既往,衰朽属于当下。时移势易,色衰爱弛,怎不产生世过境迁、人情巨变的今昔之感!白先勇在书前引录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是点出《台北人》的这一主题,传达出作者不胜今昔之怆然感。
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hq/201303/10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