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一些小事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但是最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偶尔一次也就罢了,切莫成为习惯,一旦成为一种习惯,那么也就会成为一个素质低下和道德缺失的人了。最可怕的是因为一些小小的动作,或小小的想法引起的不必要的行为,给人造成一种定格印象,那将影响工作、生活甚至整个人生!
<1><2>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我读完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通过点评一个个教育案例,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我有机会读到他的书的真是受益匪浅,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我边读边思考,有很多句子印象深刻。
“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给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面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所以,思维定势的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面对,因为学生的生命存在着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学生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应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能力。
细细读完《做一个聪明的老师》发现,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做,这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王晓春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作者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较强的教育案例中,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
我想我会积极的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努力去理解厚积薄发的深刻含义。我也认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达到自己所可以达到的最好程度,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我要做一个让父母值得爱的孩子
我要做一个让父母值得爱的孩子
——读《爱到残酷》有感严晓洁《爱到残酷》这一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安宁的佳作。说的是一位母亲,女儿在省城读大学,儿子常年生病。孩子的父亲因为残疾,无法外出打工,种种负担,逼迫没有技能的母亲到省城做廉价小姐。一次,因为钱的问题与“客人”闹翻了,对方把母亲砸伤便逃之夭夭了,后来警方在母亲的衣兜里发现了一本记录一家人经济收支的账本。发现女儿一年花费竟是一家人支出的一倍多,后来,警方采访了打扮时髦的女儿,竟发现女儿一点也不知道母亲为她做的一切,母亲也掩护着女儿。读了这一篇惊天动地的文章,我真想对“女儿”说:“你应该体量父母才对,父母生你养你那么辛苦,你竟还要向父母要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父母赚钱多辛苦啊!以后要多多为父母着想,别再乱花钱了。”其次,我还想对这位母亲说:“你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但你做错了许多。你不应该是做廉价小姐,这么悲微的职位不适合伟大的母亲去就职。并且,你应该教育好你的子女,让他们知道你们这些做父母的艰辛,不是的话你可就害了他们。其次,你不应该在警方面前掩护女儿,他们错了就应该由他们来承担相应的责任,别太宠孩子,小心宠坏了孩子!”同时,我也觉得这些孩子太不值得爱了,母亲为了养活儿女竟出卖自己的肉体,儿女们却一问三不知,所以,为了父母的幸福,我愿做一个让父母值得爱的孩子。评语:从小作者对文中行为的评价,可看出她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From:https://www.330011.com/Article/dhq/201212/1057.html